前陣子讀了一篇文章“為什么笑臉只留給熟人”,說的是一外國朋友,中文學得倍兒棒,甚至能用成都或重慶的方言和人交流,也算是大半個中國通了。在一次聚會上,他說:“你們中國人,為什么只把笑臉留給熟人?”
他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許多中國人走在大街上,神情是緊張而嚴肅的,不會輕易送給陌生人一個笑臉。大多數(shù)人,都對突如其來的微笑感覺突兀與不適應(yīng)。要么會覺得:“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而本能地加強了警惕,甚至讓微笑者本人,也開始反思和神經(jīng)的健康問題。
其實,中國人是愛笑的,只是這種笑容,多數(shù)是留給熟人的。
他舉了個例子——在大街上,兩個陌生人相遇,彼此木然地擦肩而過,而這時,他們的同伴突然發(fā)現(xiàn)對方是熟人,然后停下來寒暄并介紹,于是幾個人的臉,突然冰雪消融地綻滿了桃花般的笑容。不獨如此,就是買東西也一樣,以前我到一家水果店買水果,老板見我是老外,總是給我最高價,而且秤也不老實,而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我是他女兒的老師之后,局面一下子變了,價格不僅不高了,買幾個還強要送上幾個。
另外一家豆腐店老板也一樣,不認識之前,什么都要賣給我,而我們混熟之后,他就會悄悄告訴我哪種豆腐有石膏,哪種豆芽里加了催長素而不賣給我。而對別的陌生人,卻照樣賣。他把善意和微笑,只留給熟人,這種行為方式,讓我很奇怪。難道在你們的社會里,沒有一個衡定不變,放之于所有人身上都一樣的價值標準嗎?
老外滿臉通紅地說完他的困惑,在座的諸位聽完之后表情各異,有說他鉆牛角尖,有說他不了解中國國情。而我卻從他閃著疑惑眼光的眼中,感到了一絲從脊背到發(fā)梢一路冷過的寒氣。
作為一個外來旁觀者,他以第三只眼的角度看到我們早已熟視無睹細節(jié),而困擾我們的社會問題病根,也許就潛藏在那一個個小小的細節(jié)中。我們從事銀行工作面對的是無數(shù)認識、不認識的人,只要我們堅持將我們的笑臉留給每一個人,困擾我們工作的問題就可能得到根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