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偷菜了嗎?”這句2009年最流行的話語,已經成為了引領眾人時尚的指標。“偷菜”是一種網絡游戲術語,隨著“開心農場”等娛樂游戲的風靡,2009年的互聯網因為“偷菜”的瞬間躥紅,席卷了眾多人的生活。 “偷”不僅成為了最時髦的當下話語,數百萬的都市白領因此成為了“偷菜”隊伍中的主力軍,每天在“偷”與“被偷”中樂此不疲。 所謂的“偷菜”不過是在娛樂游戲網中,申請開辟屬于自己的“自留地”,每天辛勤耕種,等待開花結果,收獲豐碩果實,通過出售獲取報酬,從而達到積累財富的目的。在這個游戲中,任何人都有可能通過對足夠的好友的“辛勤的偷”,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富豪”,擁有超級豪華的“別墅”。
席勒的“游戲本能理論”認為,“人類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束縛……于是人們利用剩余的精神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戲。”斯賓塞的“游戲的剩余能量說”也認同“人的剩余的精力的發(fā)泄,就是游戲”。弗洛伊德的“游戲渲泄理論”指出,游戲是社會被壓抑欲望的一種替代行為。正因為任何游戲都承載著一定的社會文化的內涵,折射著文明社會大眾生活的喜怒哀樂;所以,作為文化現象的游戲讓人娛樂的同時,一定是傳播著一種理念或價值判斷的。于是,當2009年的“偷菜”大熱的背后,反映的就是社會眾人的道德底線與常規(guī)判斷。當網絡“偷盜”游戲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時,眾人也難免會把這種習慣轉化為現實。當然,原則上這只是針對那些本身道德底線不足的人才會產生的行為。有的人上好鬧鐘半夜三更起床,就是為了好友果實成熟的那一刻,有的人把好友果實成熟時間記在小本子上,不管何時,只要時間一到就會打開電腦開始偷菜,往往是果子還沒有成熟,就有許多雙賊手在此等候。 于是,偷成了一種時尚,偷成了一種樂趣,偷成了一種風氣。
當數百萬白領在半夜鬧醒,樂此不疲的“偷菜”時,往往是在抒發(fā)現實生活與工作所產生的壓力,目的在于減輕個人心理和精神上的緊張與空虛。然而游戲終究不過是游戲,“偷菜”不應成為我們的精神樂園,這是一條道德的底線。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服務內容 | 聯系我們 | 加盟合作 | 免責條款 | 招賢納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辦單位:中聯銀信(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顧問:北京貝邦律師事務所 姜波
MailTo:tbankw@163.com
版權所有:銀行界 京ICP備10000166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009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