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列漢諾夫曾說:“船錨是不怕埋沒自己的,看不見它時,正是它為人民服務的時候”。建行湖州分行的陳哲群就是這樣一位“船錨”同志,作為金庫中心的管庫員,他已兢兢業(yè)業(yè)工作了19年,每天早出晚歸,忙忙碌碌。每逢重要節(jié)假日,都會主動申請值班加班,把回家團圓的機會讓給外地的同事。遇到單位突發(fā)事件,也永遠是以工作為先,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及時解決問題。工作以外,他更是一位以身作則的老黨員,連續(xù)多年投身公益,彰顯著建行人之美。對建行來說,他是一顆默默無聞的螺絲釘,是有力的船錨,更是一位數(shù)字里的英雄。
群眾的聲音托舉起了這顆平凡而可貴的初心,湖州分行將陳哲群的感人事跡撰稿報送至省行第三屆“最美建行人”,以“看不見的人”作為切入點,突出其“螺絲釘精神”,最終通過評選。隨之而來的事跡宣講準備,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湖州分行十分重視此次宣講,因為這不僅是對我行員工的表彰與肯定,也是湖州分行對外的良好精神傳達。
建行湖州分行辦公室聯(lián)合湖州師范學院開展了“最美建行人”宣講的海選,用研讀角色段落的方式在報名的所有員工中挑選出三位,分別飾演女兒、妻子和同事,從三種角度闡述陳哲群“看不見”的特質(zhì)。評委老師們結合宣講能力、個人形象等多方面因素,最終確定了宣講人員。市分行辦公室還為此制作了手繪動畫,用于制作背景視頻。七月伊始,他們就時常在周末來到分行會議室進行排練。初時的臺本,還是以宣講為主,雖情感飽滿,形式更接近于朗誦,缺乏演繹。八月初,省分行組織了第一次現(xiàn)場指導,三位員工均脫稿演講,得到了評委老師的肯定,但老師也指出,劇本的遣詞造句中規(guī)中矩,代入感不足,需要做出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將演講轉(zhuǎn)化為演繹。湖州分行對此及時做出了調(diào)整,一方面將劇本詞句改動得更生活化,另一方面,在表達方式上,尤其是女兒和妻子的角色,肢體語言要和口頭表達相結合,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去演繹。
帶著這些思考,宣講人員努力打破原來的表演形式,重新記詞背詞直到完全熟悉。之后又在老師的指導下完善肢體表達,讓自己更貼合角色本身。由于背景的宣講視頻會隨著描述場景的變換而變換,如何掌握好節(jié)奏成了老大難問題。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排練,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最后甚至可以通過觀察光線的強弱和顏色變化,來調(diào)整自己的語速,從而準確卡點。面對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銜接問題,他們也想到了解決方法,用日常對話來消彌視頻轉(zhuǎn)換的停頓感,使得整體宣講效果流暢自然。不懈的努力終會換來美好的結果,轉(zhuǎn)眼間便來到了11月,省分行“最美建行人”宣講報告會也如期而至。
11月3日晚,省行“最美建行人”宣講報告會暨榮譽表彰大會正式開始。在各類先進單位和最美建行人表彰過后,便來到了宣講環(huán)節(jié)。隨著“看不見的船錨”這一引言,湖州分行的演繹就此拉開帷幕。女兒沖出房門呼喚父親卻發(fā)現(xiàn)無人回應的失落,從小大事小事父親都參與極少的抱怨和最終理解父親工作的感嘆;妻子想起與丈夫初識美好的懷念,結婚二十幾年來丈夫醉心工作的無奈,和家庭和睦的欣慰;同事對他辛勤工作的肯定和堅持投身公益的敬佩。這一切的一切,最終成就了陳哲群——一位看不見的父親、看不見的丈夫、看不見的同事,更是讓所有人都能看得見的建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