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往返
拱起
思念的弧度
悲歡離合
傾聽
歲月的回音
到達婺源的第二天上午,我們前往清華鎮(zhèn)的彩虹橋。老天爺一掃陰霾,露出明媚的春光,讓人心情大暢。在車上,當?shù)貛浉鐚в翁飳Ыo我們介紹彩虹橋有許多中國之最: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廊橋,建于南宋(1137年);規(guī)模最大,全長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設計最科學的一座廊橋,被眾多媒體譽為“中國最美的廊橋”。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園難以代表自己的特點,而彩虹橋在整個徽州,乃至中國僅此一橋,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成為婺源的象征,是婺源標志性的建筑。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運鹽過的就是這座橋。彩虹橋因美國影片《廊橋遺夢》,而更是非常地有名了。
田導操著不很標準的普通話說起彩虹橋的趣聞:最初的彩虹橋是一個和尚化緣而修建的,歷時近十年,在完工時,雨過天睛,陽光透過云層,照在西邊的山脊上,形成一道亮麗的彩虹,當?shù)厝苏J為這是絕好的兆頭,因此命名為彩虹橋。其寓意是:凡過往的行人、商旅踏上此橋,如同登上吉祥、美麗的彩虹,終身有個好運氣。寄托了古人的祝福。彩虹橋的西岸是通往饒州府的古驛道,橋十米遠處有條四米寬的小河溝,古人建了一座單孔石拱橋,取名登云橋,即登彩云的橋。登云橋與彩虹橋名的組合,體現(xiàn)了婺源橋文化精髓:祈盼吉祥、發(fā)達。人生的最佳境界,無論讀書、做官、行商,登“青云”,踏“彩虹”,飛黃騰達,何等風光、瀟灑、光宗耀祖。因此,在古代,仕子們回鄉(xiāng)赴任,一定要到這兩座橋上走走,踏青云,上彩虹,就能平步青云;學子們,進京趕考,一定要來走走,踏青云,上彩虹,高舉榜首,踏上仕途,光宗耀祖;徽商們,臨行前,一定要走走,踏青云,上彩虹,希望生意紅火,衣錦還鄉(xiāng)。由于具有良好的崇尚學習的氛圍,婺源的學生大多聰明伶俐,只要不是很差,一般的學生都能順利地從清華畢業(yè)。說到這里,田導笑了起來,繼續(xù)說,因為我們這里是清華鎮(zhèn),所以都可以從清華畢業(yè)呀。
下車后,路過一個集市,有幾位美女買了用油菜花裝飾的花環(huán),戴在頭上還挺漂亮的。走過近年來興建的檢票大廳,步入青石板鋪就的小徑,小徑兩側種植著芭蕉樹,一片蔥綠。走過小徑,往右轉,一座長長的木質廊橋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橋頭“彩虹橋”三字碩大清晰。導游讓大家先在橋頭合個影。乍一看,橋面外觀樸實無華,遠不如我們去年在懷化芷江看到的風雨橋漂亮,心里未免有點失望。
姐妹們一群群地分頭游覽,有的在河邊拍照,有的仍在橋頭流連,大多數(shù)人走過橋去,我則呆在橋頭看文字說明。原來彩虹橋位居要津,坐落于星江的上游,是通往障山、古坦、浮溪、里村等鄉(xiāng)、村的交通要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橋面部分是木質,不可能永久保存,面臨自然腐化,先輩們考慮到將來的維修,所以整座橋沒有雕梁畫棟,做工都顯得粗糙、不精細。用隨時可請的普通木工來建造,只要做到厚重、結實、耐用就行。
彩虹橋的構造與思溪的通濟橋形制相同,不過要大一些,四墩五洞,十二廊亭。橋墩上長滿了青苔和芳草,芳草萋萋,似乎在訴說著幾百年見證的水流歷史。據(jù)說,在建第三個橋墩時,在臨水的側面鑲鉗進“神靈”—— 一頭鐵鑄的水牛,以鎮(zhèn)住洪水,保護橋墩。至今這頭可愛的鐵牛依然完好:牛頭伸出石縫,雙眼警惕地注視著流經(jīng)的每一次洪水,仿佛怒吼著一個聲音:洪魔讓道!橋墩上是杉木鋪成的橋板,每個橋墩上建有杉木的亭,墩之間的部分也是木質建造的廊,所以稱為廊橋,又稱廊亭橋。這些廊亭,可供行人擋風遮雨,沿著廊亭的兩側,有欄桿和坐凳,供行人觀賞憩息。橋中央有一座神龕,神龕里安放了三位先人的雕像。中間的一位是治水的大禹,當?shù)厝税延硗蹩闯墒擎?zhèn)水的神仙。右邊為募化僧人胡濟祥,他云游化緣三年多,籌集修建此橋的資金;左邊為胡永班,他是負責設計、建造橋的水利、橋梁專家。柱子上有兩副對聯(lián),一副是顯示橋名來歷的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另一副是“一心為公三次過門不入,萬代猶頌九年治水豐功。”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