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回來到今天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十天,這期間,總想拿起筆來梳理一下當時的思緒和行程,卻又誠惶誠恐地放下。金陵誠太沉重,又太繁縟,讓我體會到了不知從何下筆的境遇。
余秋雨說:一個對山水和歷史同樣寄情的中國文人,恰當?shù)臍w宿地之一是南京。朱自清說: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
年代再久遠些的,詩仙李白曾無限感慨地為我們留下: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前輩們的話語恰似渾然天成的導游詞,會不會引領(lǐng)著我,在金陵城時間與空間的交錯中迷失自己?
2012年8月19日,是我到南京的第二天,也是我開心年假的第二天。清晨,南京的同學就來賓館接我,陪我去游這座千年帝都。也許冥冥中有一個聲音在呼喚我,對歷史不太熱愛的我第一站竟然選擇了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車子繞過不知多少個現(xiàn)代化的建筑物,在一片開闊地停下來。一下車就看見了一個象征利劍的建筑物聳立在廣場上。廣場都是黑色調(diào)和灰色調(diào),凝重得令人喘不過氣來,這是典型的冷色調(diào)。四周城堡樣的外墻赫然地寫著一個讓人看了心痛的數(shù)字“300000”!外墻下面是雕塑群,都是當時南京市民在日本兵到來時驚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情狀,尤其是一位母親帶著孩子,驚恐萬狀,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我是一個在新中國長大的一代,沒有經(jīng)歷過兵荒馬亂的日子,只是從影視劇上略知一二,我知道那一定是一個恐懼的歲月,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那更是一個無助的歲月。進了大門面前是一大片鵝卵石,灰黃的顏色,沒有生氣的橫在眼前,占據(jù)著大部份空間,我從來沒有見過那么多的鵝卵石,這里的每一顆石子都代表死于日本侵略者屠殺的一個冤魂,“300000”----無聲的靜謐中,空氣里帶著說不出的壓抑和哀愁。
進入了文史資料館,里面以圖片、影像、實物的形式展出了日本大屠殺的罪證,一件件、一幕幕、觸目驚心,不忍目睹,我的心在默默抽泣,那是發(fā)自心靈和肺腑的絞痛,我的全身發(fā)麻,眼淚模糊了視線。我知道這是悲憤使然,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看著看著,我的眼前似乎呈現(xiàn)起日軍在南京城大屠殺的情景來:一批批的和平居民及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捆綁起來,被刺刀刺死,再潑上汽油焚尸滅跡,然后把殘存的尸體丟棄到長江,長江江面尸體滿目皆是,日本士兵隨便燒殺搶掠,殺個人像踩死一只螞蟻,無辜的同胞帶著扭曲的表情在痛苦里掙扎死去,二萬余名中國婦女慘遭日本獸兵的強暴蹂躪,南京城里到處是哭聲,到處是爆炸聲,到處是逃難者的哀鳴聲,成了一座人間地獄,這一切的一切已經(jīng)不能用禽獸來形容這些日本兵,因為稱呼他們禽獸是對禽獸的污辱。
紀念館的末尾寫著中日和平的話,我厭憎的看著它,我仿佛又成為了初次學到南京大屠殺這一節(jié)歷史的小女孩。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心頭永遠的痛,也是所有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歷史,中國人不會忘記,日本人更不應該忘記,然而,日本人在這個問題上從來沒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歷屆的日本領(lǐng)導人總是不顧中國人的感情,一再地堅持參拜靖國神社里那些戰(zhàn)犯、劊子手的牌位,還聲稱我們老是抓住歷史問題不放。最近,日本野田政府及石原慎太郎更是無恥的宣稱要把我們的固有領(lǐng)土釣魚島收歸日本國有化。我突然在想,為什么我們不給當初向廣島,長崎投原子彈的美國軍人也建立一個紀念館,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日本領(lǐng)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我們也去紀念向日本扔原子彈的美國軍人,以表達我們的崇敬和懷念!對待君子,我們要以誠相待,對待無賴,我們也要以牙還牙,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張狂,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絕不能讓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而在我的心底我知道我永遠不會原諒這個民族,永遠不會......
出了紀念館豁然開郎,前面是一個繁華的大街,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而我似乎還沒有從紀念館的悲憤氛圍里解脫出來,南京的同學拍拍我的肩膀,似乎很理解我這個初次參觀者的心情。接下來同學提議去紫金山中山陵瞻仰安葬在那里的偉大政治家、中國民主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車行數(shù)十分鐘,我們來到陵園入口處那金色的“博愛”花崗石牌坊,那正是象征先生治國天下,博愛眾生的偉大情懷。走過“博愛”牌坊,只見陵園依山修建,呈“鐘”字型,為中西合壁設計,氣勢宏偉,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我踏著從牌坊到祭堂間的392級石階拾級而上,祭堂在山頂上,有三個拱門,分別寫著先生所創(chuàng)導的三民主義精神“民權(quán)”、“民生”、“民族”。先生的漢白玉雕像栩栩如生,祭堂的墻壁上刻著的是先生的《建國大綱》,先生一生都在為民族的解放自由和平等而努力奮斗,他的精神贏得到后人的崇敬。我環(huán)繞雕像一周,默默瞻仰,生怕驚醒這位沉睡中的偉人。
從墓室出來,站在平臺上,陵園四周郁郁蔥蔥,放眼望去,山勢巍峨,林海浩瀚,景色優(yōu)美。中山陵建于此處,莊嚴肅穆,雄偉壯觀,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京城東的一片碧波之中。
傍晚,我和同學坐在夫子廟秦淮河邊,華燈初上,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河兩邊高掛著喜慶的大紅燈籠,河中精美的畫舫緩緩劃過,漿聲飄渺,一切都是這么安祥平和,我慶幸我生在這個富饒強大的新中國,我感恩我的家人、同事、同學、朋友,是你們讓我有了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開心的假日總是過的這么快,短短的幾天是游不完一座金陵城,游不完這上千年歷史與文化沉淀的帝都。“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是李白離開金陵時寫下的詩。我沒有他的才情,也沒有他的心情。離開的時候,遺憾似乎在心中占了更多的份量。當火車轟隆啟動時,我喃喃自語,這美麗的城市,我還會再來的,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