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阿健現(xiàn)在怎么樣了?”母親嫻熟地包著粽子,喃喃自語道。
窗外下著瓢潑大雨,水花四濺。每到端午節(jié),雨水總是不期而至,老天爺以他自己特有的方式祭奠屈原,而母親,每到此時卻念起了阿健。
是!阿健,那個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給我們送粽子的阿健,現(xiàn)在到底怎么樣了呢?
阿健是我的鄰居,也是我的同學。我們兩家只隔一條小溪,喊一聲就能聽得見。每到初夏時節(jié),他家庭院里便桃李芬芳,果實累累,一派豐收景象。
不過,阿健可是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相當講義氣的家伙,有好東西絕對會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他家脆生生的四月桃、酸溜溜的五月李以及甜津津的八月柚我們都沒少吃過,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之間的友誼不能說沒有摻雜一點兒物質因素。
但阿健在我心目中之所以擁有極高地位,不僅是因為他對朋友們大方、講義氣,還因為他家有七兄弟,人多勢眾,周圍的人都不敢欺負他。這讓我非常艷羨,阿健因此也十分神氣。
至于端午節(jié)時,阿健為什么給我家送粽子,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送的?我在記憶中竟找不到半點痕跡。
可是,世上事哪能每件都有前因后果,都能尋根究底的呢?正如阿健之送粽,對我們而言,是自然而然理所當然的事情,送者坦然,受者無愧,實在是勿需任何理由。
端午節(jié)那天,阿健一定會冒雨奔來,氣喘吁吁的,手里拎著一大袋粽子。每次他都不肯進屋,總是推說家里還有許多事要做,放下粽子就走,唯恐我們留他吃飯。
阿健家的粽子包得有棱有角,整齊漂亮。有時是小巧秀氣的三角粽,讓人不忍猝吃;有時則是方方正正的四角粽,教人頓生愛意;有時竟然是古樸大氣的枕頭粽,讓人稱賞不已。然而,無論他家的哪種粽子,都甜咸皆宜味道豐美,讓我們嘖嘖稱贊愛不釋口,成為端午節(jié)我們家餐桌上的重頭戲。
至于端午節(jié)為啥要吃粽子,我和阿健都不甚了了,只大概知道與屈原有關。而屈原是我倆都無限景仰的人,面向小溪,我們鄭重約定,長大后,要做像屈原那樣正直的人。
這阿健雖有千般好處,卻有一個大缺點——學習成績不太好,不喜歡讀書。只要一讀書,他就說腦殼發(fā)暈。于是,老師便讓我倆組成學習小組,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如果照此發(fā)展下去,我們的友誼一定會天長地久,我們兩家成為世交應該絕對不成問題。關于這一點,我一直都堅信不疑。
然而,生活很快便給我上了現(xiàn)實的一課。——父親因為工作關系端午節(jié)后就要調走,我們家也要跟著搬離這里。
我本以為生于斯、長于斯,住在這里是永遠的事情,竟全然不知道父親的工作性質早已注定了漂泊才是我們家生活的主題,穩(wěn)定的生活狀態(tài)對我們家而言,只是一種奢望。
沒有人能抗拒命運的安排。
分別時,我送了阿健一幅畫,是《屈原行吟圖》,我在畫上用鋼筆端端正正寫下一行小字:同學分別留念,希望阿健像屈原一樣正直,做一個真正的好漢。阿健則送了我許多粽子,讓我在旅途中吃個飽。
當阿健他們送別的身影消逝在小路盡頭,天空是如此寂靜空曠。我們還會再見面嗎?望著變幻莫測無法預知的前路,我第一次感到離別的苦痛。
輾轉多年后,我已麻木于離別,習慣于忘卻?墒,阿健卻在記憶里頑強地沉淀下來,越顯清晰。
每年端午節(jié),家人都會不可避免的談起阿健。有關他的一切都被我們細細挖掘反復討論,溫馨的往事給大家增添了無限歡樂。
終于有一天,在大家照例感嘆之后,我決心尋找阿健。
我沒有告訴任何人我的計劃。
根據(jù)殘留在記憶中星星點點斷斷續(xù)續(xù)線索的指引,經(jīng)過一路的顛簸勞頓之后,我終于找到了阿健家。
還是那棟老房子,還是桃李芬芳,就連一溪之隔我們家當年的老房子,也靜靜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等待主人歸來。一切恍若從前。
“——你找誰?”屋里走出一個中年男子。
“阿健、阿健在家嗎?”我忙迎上前去。
“你找他干什么?”中年男子警惕地問,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樣子。
“我是他小學同學,來看他。他在哪?”我笑著解釋。
“哦——這樣啊!可是——他……,我是他二哥,請屋里坐吧。”阿健二哥神色緩和下來,把我讓進屋。
正屋側墻上掛的正是《屈原行吟圖》,已經(jīng)殘破不堪搖搖欲墜。
“阿健呢?我倆小時候玩得最好了……我家原來就住在那里……”我朝小溪對面一指,語無倫次滔滔不絕地說起來。
“——我們特別想念阿健,所以這次回來專門找他。——他人呢?”我結束回憶,再次追問道。阿健二哥為什么就不肯爽快地告訴我阿健的去向呢?
“——好,我告訴你……”阿健二哥沉默良久,終于艱難地緩緩說道。
原來, 阿健一直學習不好,加上家里也需要勞力,反正是考不上大學的,遲早要回來務農(nóng)。于是,阿健小學畢業(yè)后便不再上學,在家里幫忙干活。
但不久后,阿健就跟村里一幫游手好閑的人混在一起,迷上了賭博,漸漸變得不務正業(yè)好逸惡勞起來,每天偷雞摸狗打架斗毆,鬧得全村雞犬不寧不得安生。
終于有一天,他把同學阿鳴騙到僻靜的小路上,乘阿鳴不備,突然抽刀刺向阿鳴,一刀致命,搶奪了摩托車。
阿健罪有應得受到法律的制裁,已經(jīng)伏法十多年了。
窮兇極惡、謀財害命——這不是我所熟知的阿健,我拒絕相信。
“長大后,要做像屈原那樣正直的人”——那個曾與我相約的少年在歲月的流轉中最終走向了何方?畫中的屈原負手向天,似乎在問:“你們做到了嗎?”
我默然。
走時,阿健二哥硬塞給我許多粽子,讓我?guī)Щ丶页浴?/p>
“——好像是阿健家的粽子。難道找到阿健了?”母親懷疑地望著我。
“沒有。別人送的。”不會再有人知道阿健的故事,我決心將阿健的秘密深埋在心底,就讓純樸的阿健永遠定格在大家的記憶里吧!
“——家里還有事要做,我先走了。”我看見童年的阿健笑嘻嘻地放下粽子,匆匆離去。
僻靜的小路上,我看見成年的阿健拔出利刃,突然刺向毫無防范的阿鳴,面目猙獰。
哪一個才是真實的阿。渴鞘裁醋尠⒔”硹壛水敵醯睦硐?貧窮抑或貪欲?我不知道。我只看見人性對立的兩面——美麗和丑陋在同一刻演繹,殘忍無比。
我無法原諒成年的阿健,不想去猜測他的動機。猶如一顆流星劃過天際,瞬間隕落。我慶幸,我們在阿健最燦爛的時候遇見了他。
或許,世界并沒有變,變化的只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