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認為,文章的好壞,主要在于其韻味,有些文章讀過后猶如微風拂耳,不會在心中留下印象,也可以說是沒什么感覺,這類文章,也可以是茶余飯后的談資,人們總是一笑而過,而這類文章也多是應(yīng)景文章,多是煙消云散了。但好的文章則不然,讀過,或甘之如飴,心曠神怡,通體舒泰,恨不得長嘯幾聲,聊以渲泄心中的激情;或刻骨銘心,神情悲愴,憂郁滿懷,爭浮大白,對酒當歌,歌以詠志。正如上述題目,開過尚盈盈,即便開過了,依然豐盈不減,楚楚動人。還是轉(zhuǎn)入正題,說說東坡先生這首《江城子·江景》罷。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念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因無從考證該詞的背景,故不知鳳凰山為何處的鳳凰山,從全詞來看,應(yīng)是江南某處的鳳凰山,姑且說是杭州的鳳凰山吧,北方應(yīng)該少有芙蕖,而全詞亦是江南的風骨。后上網(wǎng)查找,確系蘇軾于熙寧五年在杭州任通判時與張先江上聞箏所作。山下雨過初晴,風也清爽,水也清冽,而此時已經(jīng)日暮,晚霞明滅。一朵荷花,雖然已經(jīng)開過,依然婷婷玉立,盈盈動人。此時詞人心境寧靜,雖然遭受排擠外放杭州,但江南美麗的山水迅速治療好詞人內(nèi)心的傷痛,讓詞人心靈清澈,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紛至沓來,“天欲雪,云滿湖,樓臺明滅山有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贊美西湖的佳句令人嘆為觀止。
還是回到上詞,此刻詞人與好友泛舟湖上,吟賞煙霞,看紅日西墜,玉兔東升,漁舟唱晚,山色空濛,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詞人此刻不說一片荷花,單說一朵,既自喻,又與后弄箏人照應(yīng)。“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以白鷺雙雙,有意無意,象是傾慕娉婷美女的豐姿,詞人是否也在喻意自己和張先如白鷺一樣,傾慕那弄箏女子。江上美景如畫,安然自得。忽然一曲哀婉的古箏曲如清風徐來,傳入耳鼓,琴聲凄絕,情深凄苦,使人不忍細聽,詞人以動寫靜,以有聲寫無聲,如飛來之筆。琴聲飄蕩,令煙為之而斂,云為之收,人們仿佛聽到了湘靈的絕世鼓瑟。詞人在此借用了錢起有名的《湘靈鼓瑟》中的典故。錢起,唐朝詩人,《湘靈鼓瑟》是應(yīng)試詩中首屈一指的佳作,全詩云:“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嗾{(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尤其最后兩句,后世人稱之為“鬼謠”,的確是巧奪天工,令人蕩氣回腸,拍案叫絕。對此佳句,蘇先生自然不肯放過,“欲待曲終尋問起,人不見,數(shù)峰青”。自然地借用,更精煉,更老辣,依然讓我心為之醉,神為之迷。
東坡此首詞清新艷麗,寫情寫景融為一體,正如其中的佳句:開過尚盈盈。東坡先生的詩詞作品如此,其為人也是如此,雖然時光流逝了千年,卻依然歷久彌新,依然散發(fā)著清婉的光輝和馨香,高山仰止。的確,開過尚盈盈,是一種高雅的境界,放眼周遭,能做到的很少。這也應(yīng)該是我輩孜孜以求的一種人生吧,只是,過程卻很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