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走離得遠了,水流的潺潺聲仍不絕如縷,清晰可聞。駐足回望,近山翠綠似扇,遠山蔥蘢如屏,從山腰俯瞰小河,竟然纖細如一條小水溝,那橋更感覺小的不成樣子,恍恍惚惚好似記不起怎樣從它身上跨過的。世間的景物原就是這么奇怪,遠觀,看不出蹊蹺,只有貼近了它,發(fā)見了它的本來面目,且當感受它給予你的強大震撼力后,便輕易不會從記憶中抹去了。
離外婆家愈發(fā)近了,心內不由松弛下來,雙眸顧盼,變得不安份了。五月時節(jié),山花爛漫遍于野、山雀聒噪逐于枝,見得多,便也視若無睹了。但路邊山野間一叢叢紅綠夾雜的灌木吸住了眼球,勾住了魂兒。綠的是葉、紅的自然是山泡兒了。會不時跑離山路,爬上坡坎或田邊地頭去摘這山果兒。這種野生果子,形如草莓,個兒比草莓稍小,一長一大串。此時正是山泡成熟的時節(jié),火紅、黑紅的山泡掛在枝頭,隨風搖曳。熟透的山泡兒,爽滑多汁,入口酸中帶甜,舌尖觸抵之間,竟然滿口生津,即解饞又解渴,直吃得舌頭有了生澀之感方罷。吃不下了,得想辦法帶走,將路邊的桐樹葉摘下,兩片葉兒拼合一起,儼然成了一個上寬下窄的圓錐形器皿,歪著小腦袋選摘熟透的山泡輕輕放在桐葉袋子里,時間不長,即裝滿了桐葉袋。將上部的葉片重疊封口,以草棍兒穿連,就成了一個不錯的桐葉兒包。這樣下來,雙手自然就多了幾包山泡,小小童心,竟是盛滿了自豪。彼時,母親攜妹妹自是坐在前邊不遠的巖石上候著的。候得久了,表情嗔怪且安祥,“到了嘎婆家,不用吃飯了,吃泡就行了。”(注:湘西俚語,稱外婆為嘎婆)。并也會捏幾粒山泡進口,估摸心內自是柔軟且滿足的罷。
去往外婆家的山路邊,會經由一口深不可測的石坑。石坑呈兩、三米寬窄的不規(guī)則長方形,坑口四周歪七豎八附著些芭茅草,膽顫心驚站在石坑邊緣向下探望,黑咕隆咚不知有多深。聽母親說起,附近寨子里曾有好事之人將稻草搓成一根長長的繩索,前端纏了重物徐徐放下石坑,一探深淺,稻草用了若干,雙手搓弄酸漲得快抽筋了,竟也沒探出個究竟來。清晰記得,丟一石塊兒下去,總會“叮叮咚咚”響上很久,石塊不滾動了,石坑深處仍有回音發(fā)出,且經久不絕。小男孩對這石坑自是好奇的,但凡經過總喜向坑下丟幾粒石子,聆聽石子向下不斷滾落、撞擊的聲響,猶如欣賞美妙絕倫的天籟之音。天長日久,石坑周邊數(shù)百米竟光溜溜沒石子可丟,得大老遠就揣著幾個石塊以備拋投,大人見了,多是見怪不怪、忍俊不禁。逢陰雨天氣,或可見著石坑里升騰起一縷縷霧嵐,便顯出了這石坑的面目猙獰,似有毒蛇猛獸會隨著這煙霧忽喇喇跳出。心念及此,內心往往會對這石坑產生莫名的敬畏感,遠遠繞著走開;蛟S,這石坑深處,原就棲息著一些蛇蟒、蝙蝠之內的動物,面對人類的叨擾,無奈且安心,施施然過著屬于它們自己的日子。
大人還說,這石坑通連著山下的小河,即便大雨滂沱經日,龍王爺從東海催來了海水灌注,怕也填不滿這坑。我想,這倒是大實話,祖祖輩輩的人,有誰見過從這石坑里冒出的水么?從前沒有,至今往后,恐也不會見著了罷。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服務內容 | 聯(lián)系我們 | 加盟合作 | 免責條款 | 招賢納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辦單位:中聯(lián)銀信(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顧問:北京貝邦律師事務所 姜波
MailTo:tbankw@163.com
版權所有:銀行界 京ICP備10000166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009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