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于心,從容于行”。這是我們追求的為人處世原則。
淡定既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也是一種心胸境界,擁有淡定,是人生路上的一種幸福;從容既是一種修煉,也是一種心理素質(zhì),鎮(zhèn)定自若,理智地看待問題,生活和工作中享受一份淡定從容。
中央電視臺著名評論家于丹說過:淡定從容來源于內(nèi)心的強大,如此,作為一個內(nèi)心脆弱的人又如何能淡定從容?淡定從容是一種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寬容:寬容一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是一種理智:保持清醒的頭腦,清楚地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價他人;是一種智慧的沉淀,是一種經(jīng)驗的累積,更是為人的最高境界。
筆者認為,淡定從容的前提是內(nèi)心足夠強大,只有心強大,才能行從容。
如何才能做到內(nèi)心強大呢?
其一,你得有成熟而完善的三觀。所謂三觀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你的這三觀成熟且穩(wěn)定后,你才能強大。如果你對這個世界、對人生、對自己的價值取向模糊且搖擺不定時,你就太容易被外界所干擾,甚至被別人洗腦。由此看來,內(nèi)心強大的人,大都是做領(lǐng)導的人,是影響別人的人。
其二,你得有較強的抗挫折和抗壓能力。通常,我們會給內(nèi)心強大的人冠上一個通俗的詞:堅強。這樣的人不少,具備這樣素質(zhì)的人不少。而這樣的人,不是偉人就是成功人士。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前南非總統(tǒng)曼德拉,他一生追求自由和平等,1962年被捕入獄,在獄中坐了27后才被釋放。他人生最輝煌最壯年的青春,都是在監(jiān)獄中度過,多么悲慘啊。他熬啊熬,終于熬出了頭。這抗挫折、抗壓能力,讓他成為了偉人。
其三,你得有較強的自愈和自我療傷能力。人生在世,工作和生活中,難免受傷,要么被誤傷,要么被中傷。有些傷害是存心的,有些傷害是無心的。傷痕累累也罷,身心俱疲也罷,你要有很強的自愈能力,自我療傷,自己就是自己的能量發(fā)電機。今天受傷流血,明天傷疤立馬愈合,甚至變得更加堅強。
其四,你得懂得包容和接納。一個懂得包容別人缺點的人,一個接納自己或者別人不完美的人,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那些做大事的人,都是能容下別人的人。我們還要學會寬容和忍讓,當你寬容別人時,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
漢代開國皇帝劉邦,當初打天下的時候,算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他善于使用別人的優(yōu)點,讓韓信帶兵、讓張良謀劃、讓蕭何治國,但一旦天下是自己的了,他開始無法包容和接納了,開始坐立不安、夜不能寐,坐在龍椅上,仿佛坐在針氈上,此時的他內(nèi)心無比脆弱。
其五,你最好有自己的信仰。人活著有時候就是靠信念或者信仰,它會支撐你走下去,支撐你走出低谷。
為什么那么多人有宗教信仰,那是因為在你精神脆弱的時候,有強大的精神支撐,有精神指引你,引你回歸真善美、回歸寧靜美好。就連科學家愛因斯坦和牛頓,研究宇宙和世界奧秘的兩位天才,最后都信了基督教,由此可見信仰的力量。
印度的貧富差距非常大。我們看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里頭的貧民窟讓人十分感嘆。但是,這些貧民窟的人,卻無比寧靜。為什么?因為有信仰,雖然窮,但他們感覺到有力量,是信仰支撐他們活下去。
當然,你也不一定非要信仰某種宗教。比如信仰“真善美”也是一種信仰。日行一善,內(nèi)心充實的人,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因為問心無愧,心里自然踏實。
其六,你最好深諳人生的真相和真諦。人到最后就是返璞歸真。簡單而專注,回歸初心,找回初衷。深諳人生的真想和真諦,你心里就有了底氣,你會看淡一時的得失,你的心態(tài)會變得平和,你才會修得內(nèi)心強大。當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就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當你“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你就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當你“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你就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當你“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卷云舒”,你就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唐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