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的社會,從蹣跚學步時的看圖識字,到青春靚麗時的線性代數(shù),還有工作后的專業(yè)學習,都離不開書。但是走上社會之后,往往靜不下心來看書學習了,很多人都是看看休閑性質的書籍。生活中碰到兩個很敬佩的朋友,他們自己都是小孩在讀高中的年齡了,一個人參加自學心理學的課程,且順利畢業(yè);而另一個為了輔導小孩學習,居然自學了高中的數(shù)學。真的讓人敬佩,所以說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超過別人的努力和汗水。
像我這樣就純粹是屬于休閑性的看書了,記得有一段時間我的愛好和鳳姐一樣,喜歡的書籍是:故事會、知音等等;后來女神去了美國,嚴重打擊了我的自信:一個修腳的屌絲都出國了,我還在一個偏遠的小縣里掙扎,漸漸的對故事會、知音就失去了興趣。過了一段時間,金庸、古龍成了我的最愛;你想想:只要你有了一本秘籍,立馬就可以從屌絲變高富帥,這應該能讓所有的屌絲眼睛發(fā)亮吧,F(xiàn)在經常碰到那些看成功學書籍的、聽專家“談股論金”的朋友,不論我怎么看,都覺得他們和我一樣是在尋找“武功秘籍”的金庸崇拜者。而每次看到朋友們QQ空間寫的游記、微信里發(fā)的生活感悟之類就覺得:朋友們和古代那些喝餐酒就要寫《將進酒》的、看到一簇紅花就要寫《憶江南》的、晚上下場雨就要寫《虞美人》的先哲們有著一樣的情懷……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也許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慢慢的開始喜歡那些和中國歷史、歷史人物有關的書籍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故紙堆。當然,憑我的水平是不可能看得懂古文原著的,最多也就是看看現(xiàn)代白話版的古文或是現(xiàn)代戲說古代的文章吧。
看了這些故紙堆里的東西,最大的感受就是:現(xiàn)代社會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都可以在故紙堆里找到先例和依據(jù),或者說現(xiàn)代就是古代的重復與延續(xù)。比方說:我們根據(jù)范雎先生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即使不是專業(yè)的醫(yī)生也可以判斷出他是非常嚴重的“拖延癥患者”;同樣的根據(jù)莊周先生分不清: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我們大致可以斷定莊子先生是“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患者;而孔子先生則因為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我認定為最早最著名的“吃貨”。
2500年前,副部級領導干部、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李耳先生因為愛好自駕游,有一天突然辭職駕青牛出函谷關游玩,從此不知所蹤,估計現(xiàn)在都還沉醉在哪個景區(qū)里。今年4月,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女教師因為寫了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居然引發(fā)熱評。一方面我因為大家的少見多怪而嗤之以鼻,另一方面我一直都在懷疑:女教師的辭職信是不是抄襲副部級領導干部的;為了尋找依據(jù),我還專門把圖書館館長出函谷關時寫的《道德經》研究了很久……
而古代最著名的期貨投資者要數(shù)呂不韋先生了,當年呂不韋先生在趙國通過場外交易滿倉投資秦公子異人,最終在秦國期貨交易市場上市交易,隨著指數(shù)上漲贏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利潤,但是由于缺少控制倉位及落袋為安的現(xiàn)代投資理念,最后投資失敗服毒自殺。
說到讀書,不得不提的是張良先生,他是韓國(不是現(xiàn)代以愛整容而聞名的韓國)落魄的富二代;早年,因為家道中落讀不起書誤入歧途,經常和黑社會青年廝混在一起,最后發(fā)展到在博浪沙攜鐵椎搶劫國家最高領導人嬴政先生的專車(算得上是最早的車匪路霸了),從此被全國通緝而亡命天涯。張良先生逃跑到圯橋時,碰到了在橋上摔倒、連鞋子都掉了的黃石老人,別人看到摔倒的老人都繞道而行;而張良先生勇敢地扶起了黃石老人并幫助老人穿上鞋子,老人因此贈送他珍藏的《職業(yè)經理人資格考試指南》一本,張良先生這才結束了無書可讀的狀況。從此他發(fā)奮讀書,取得職業(yè)經理人資格證書,最后被中國最偉大的人力資源大師劉邦先生錄用;張良先生與劉邦先生的“大漢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成長,經過不到十年的奮斗最終成為跨國集團的執(zhí)行董事。張良先生不但自己酷愛學習,還特別注重子女的教育,以致他的后人中人才輩出,他的后人至今還是建筑居住環(huán)境學領域的泰斗巨人,常常被人們尊稱為:“張?zhí)鞄?rdquo;。
張良先生的經歷告訴我們:讀書改變命運,“職業(yè)資格證書”可以把一個通緝犯變成高級職業(yè)經理人,把一個人從體力勞動者變成腦力勞動者。少年,碰到“職業(yè)資格證書”、“上崗證”之類的考試機會就抓緊報考吧,我也只能幫你到這里啦;當然,碰到摔倒的老人扶不扶,由少年們自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