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故事是這樣的:辦公室來了兩個實習(xí)生,咚咚和萃萃。咚咚性格活潑,跟辦公室人相處得特別融洽;萃萃性格文靜,說話做事小心翼翼。每隔一段時間,事情就會特別多,加點班,互相幫忙做點都很正常。別看咚咚大大咧咧,做起事情來動作快、效率高,小姑娘很積極,做完自己的就幫其他同事做;而萃萃就磨嘰多了,分配到的任務(wù)往往加班都做不完,更別說幫別人做了。有一天萃萃悄悄在QQ上給咚咚說,你傻呀,你做完也走不了,還得幫別人做,你越能做就越讓你做,又不多給你一分錢,憑什么? 咚咚一愣,原來萃萃不是動作慢,是故意拖,就為了不想多做事。兩個月后,咚咚轉(zhuǎn)正了,三個月后,萃萃走人了。
在職場,總有一些人偷了懶,總有一些人搶著干,偷懶的人總以為自己最聰明,殊不知其實搶著干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安靜下來,重新審核“吃虧”這個詞,心中已多了幾分感慨。一個一點都不懂得忍讓的女人,一個永遠都咄咄逼人的女人,時間長了,只會讓人覺得了無情趣。有時,退一步,讓自己在海闊天空中放松,無論是心情還是人情,在看似吃虧的過程中,已經(jīng)得到了補償。
而且,在有些時候過于計較,得失心太重,反而會舍本逐末。當(dāng)失誤擺在面前,而且很快的找到教訓(xùn)后,就應(yīng)該迅速將這件事沉淀下來了,過多的計較會使自己陷入對過往的沮喪情緒里,這種情緒會遏止我們的自信,甚至影響判斷。因此,承受吃虧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xiàn)。
再往深層次說,吃虧其實也包含了豁達和寬容,而且還要加上理智和自我克制。面對吃虧的豁達,是一種以個人能力為基礎(chǔ)的自信,但這種自信并非人人都有。
當(dāng)然,萬事都有個度。我們反復(fù)在掂量:吃虧到底是什么?是敢于付出?還是有自信?還是眼光長遠?
我們擁有的并不多,重要的是有沒有一個得失的準(zhǔn)則,幫我們在復(fù)雜中找到那么一點簡單,在躊躇中找到那么一點依據(jù)。
如果把吃虧當(dāng)作一個途徑,那確實需要付出勇氣,也需要策略。二者相加,就會獲得自信,而不是患得患失的焦慮。
領(lǐng)悟了生命的內(nèi)涵,便能站到比別人更高的位置,看起問題和處理起事來也會比別人更加透徹有效,知道人生殘缺的本質(zhì)而豁達,它會令你體諒人性弱點,走出生命固有的盲區(qū),由此你將成為生活的智者。吃虧是幸福的,我們寬容別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我們也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