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的要求,那么,何為“工匠精神”呢?
每個國家都有工匠,也有與之相關的文化。中國古代的手工技藝是舉世無雙的,春秋時期魯班發(fā)明了木工工具,被視為工匠的典范與祖師,東漢張衡發(fā)明地動儀,三國諸葛亮發(fā)明木牛流馬。。。。。。民間更是有“良田百頃,不如薄藝在身”的廣泛認知,但我們今天一說起工匠精神,想的的往往不是中國,而是日本、德國、瑞士、美國等。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壽命超過200百年的企業(yè),日本有3000多家,德國有800多家,法國有200多家,而我國卻只有5家企業(yè)壽命超過150年!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除了這些國家工業(yè)化開始得早,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將“工匠精神”視為他們的民族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專業(yè)、專注、嚴謹、敬業(yè)。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盈利的工匠,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zhí)著,對所做的事情或所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那么,要達到“工匠精神”的境界,肯定要做到“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誘惑,克服得困難,守得住清貧,耗得起光陰”。毋庸諱言,工匠精神在當今的社會極度衰落,房子未交業(yè)主就裂縫漏水,大橋還在建設時就轟然倒塌,汽車被不停的被投訴和召回,銀行銷售的銀保產(chǎn)品夸大收益誤導客戶。。。。。。上述之種種怪像出現(xiàn),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點無可否認:建筑、制造、銷售這些產(chǎn)品的這些人最關鍵的部位壞了---心壞了,因為心壞了,他們不再敬業(yè),因為心壞了,他們不再擁有他們祖先傳承給他們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文明的失落,與整個社會的急功近利傾向相關聯(lián)。有這樣的人,他們的人生意義就是不停的追逐財富,為了追逐可以不擇手段,摻雜使假,偷工減料,坑蒙拐騙,希望以“取巧”的方式謀取財富,就拿銷售銀保產(chǎn)品時,為了追逐銷售額不惜進行夸大虛無的紅利宣傳和誤導,而不如實的告知客戶可能存在的投資風險,其結果肯定是經(jīng)不起時間的沖刷,壞了自己的名聲,自取其辱,被廣大消費者所唾棄。。。。。。
有人問德國菲仕樂鍋具負責人“你們的鍋宣傳說要用100年,賣出一口鍋,也就失去了一位客戶,因為沒有多少人可以活100年。你們把產(chǎn)品的使用期弄短一點,不是可以賺更多的錢嗎?”。這位負責人回答說,“正因為所有買了我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所以產(chǎn)品質量才會有口碑,才會吸引更多的人來買。”這就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百年中行,百年品質,蘊含著百年的中行“匠人精神”,需要靠我們每一位中行人去靜心呵護和傳承,需要我們用追求極致、專業(yè)專注的精神,不浮不殆,不急不燥,蓽路藍縷,久久為功,去打磨每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