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鄉(xiāng)下有個風俗,從大年初二開始到正月十五要去給長輩們拜年,這時候原本靜謐的鄉(xiāng)村公路上,就會熱鬧起來。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見了面都會道聲:“過年好!”“給您拜年啦”,村里村外到處都是濃濃的年味,濃濃的鄉(xiāng)情。
每到一家,遠遠就能看到大爺、大媽、伯叔姑嬸,站在院門口笑臉迎接。堂屋的大桌上早就泡好了大碗大碗熱氣騰騰的芝麻綠豆姜鹽茶,擺滿了瓜子、花生、糖果,還有自家釀制的甜酒和家鄉(xiāng)的各式精美小吃。大伙團坐一堂,家長里短地談笑風生。長輩們忙著給孩子們發(fā)壓歲錢,拿零食吃?粗錁啡谌诘木跋,我不禁感慨。無論相隔多遠多久,都不能割斷這一份濃濃的親情。如今人們各自都很忙碌,往往無暇顧及遠方的家鄉(xiāng),而春節(jié)拜年的這一習俗,恰到好處地彌補了他們的缺憾和重溫親情的機會。
今天我們相約去給大胡子舅爺拜年。當我們問及他今年高壽時,大胡子舅爺笑瞇地說:我今年92歲了,在我們的這一輩中我現在是排行老二。小舅爺打趣:你可別盼著第一。大胡子舅爺思維機敏,紅褐色的臉龐閃著光,一看便知是個精神矍鑠的老人。他回答:總有一天我會排到第一的,這是誰也不能回避的實事。小舅爺說:你今年92歲,明年有人問你,你就說91,后年90,這樣你就永遠排不到第一了。屋里的人都被他的話逗樂了。大胡子舅爺哈哈大笑:那要是這么個活法,我還不得進幼兒園啊。大胡子舅爺是個心態(tài)年輕性格樂觀的長者,其實又何止是老年人需要這種樂觀和豁達呢。
晚上,我們給遠在西安的姑姑打電話拜年。姑姑原本是典型的村姑,姑父曾經長年在外當飛行員,姑姑出嫁之后就隨軍到了西安。姑父年輕時英俊帥氣,但他從沒有嫌棄過姑姑。有人問起姑姑時他總是說:雖然她沒有讀多少書,但是她是最偉大的女人,是我的賢內助。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姑姑含辛茹苦地把三個兒女養(yǎng)育成人。離休后姑父也帶著姑姑出去旅游,說是要補償年輕時未能陪伴姑姑的遺憾。我問姑姑:您還好嗎?姑姑說:都還好,就是常常想念老家。說到這兒,姑姑有些哽噎,一個近80歲的老人撒嬌地說:明年等到天氣暖和一點了,我就回老家住一陣子,我要去看看我的幾個老哥哥。
寫到這兒,我的眼睛有些發(fā)澀,從姑姑的話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姑姑的那份鄉(xiāng)愁,仿佛看到了她那無比惦念的眼神。 ( 漢壽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