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不久,母親就打電話告訴我說,家里的團子蒸好了,并一再叮囑讓我抽時間回家去取一趟。
在我們老家,蒸團子是每個家戶臘月里的一件重大事情。
剛交臘月,人們就開始為蒸團子著手準備,碾米磨面煮豆子,壘灶支鍋劈柴禾,一道道復雜的工序下來,直把人忙得不可開交。六七十年代,大部分農(nóng)村家庭都是四、五個子女,人口多,飯量大,因而蒸團子的數(shù)量就很多。那時還是農(nóng)業(yè)集體合作化時期,生產(chǎn)生活農(nóng)具由生產(chǎn)隊統(tǒng)一管理支配,為公平起見,每年都采用原始古老的“抓鬮”方式?jīng)Q定使用村里牲口碾米磨面的先后順序。我家房子緊鄰磨坊,常常會在黎明時分被一陣“吱吱呀呀”的磨面聲吵醒。哦,這又是村里那一家開始磨團子面了。
到了蒸團子的那天,一家人往往在半夜雞還沒叫就起床,隨便抹一把手臉,就趕緊和面、捏團子,在一個高粱秸稈編成的大圓盤上碼放整齊,等到捏夠了一鍋,院子里大鍋的水也已燒開,急忙往籠屜里擺放,一般要擺上下兩層。在木柴熊熊大火的焚燒下,一股股甜膩糯香的味道從籠屜縫隙間溢出,不一會兒便彌漫了半個小村莊。
團子蒸好后,家中大人會吩咐孩子們給左鄰右舍送幾個嘗鮮,這是從我記事起就沿襲了不知多少年的習俗,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淳樸的鄉(xiāng)風也在這食品互送中傳承延續(xù)下來。
蒸好的團子風干涼透后放置于院子角落的一口大缸里,這口大缸就是農(nóng)家天然的“冰箱”,隨食隨取,特別方便。每到早、晚餐時,或拿蒸鍋餾,或直接煮在稀粥里,然后炒一盆酸菜,配一小碟咸菜,一家人圍爐而吃,這個說“今年的團子真軟”,那個說“明年再多放點大棗,更好吃”,其樂融融,滿室溫暖。
如今,村里好多年輕人怕麻煩,不再蒸團子了,可上點歲數(shù)的老人們好這一口,一年不蒸團子,似乎一冬天的日子就缺少了點滋味。我想,這恐怕不只是喜歡吃這么簡單,可能還包含著一種對往昔歲月懷想的味道在里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