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鄉(xiāng)村,猶如在地平線上的一個個閃光點。而由它們組合而成的線條,簡約,優(yōu)美,深遠。
在點點風景中,最先躍出身影的是一滴滴露水?蓜e小瞧了這一點一滴的露水,老輩人說,艾葉上的露水可以讓眼睛更加明亮,韭菜上的露水能治白癜風,荷葉上的露水會使人的皮膚更有光澤,這些功效雖無法一一驗證,但人們還是寧可信其有。因為,這是對自然的敬畏,對鄉(xiāng)村的尊重。鄉(xiāng)村童年最愛玩的游戲之一是“摔泥巴”,把黃土和成稀泥,捏成一個碗狀,然后“啪”的一聲往地上一摔,泥點四散飛舞起來,周圍的人身上、臉上,全濺上了星星點點的泥點子,互相瞅瞅,都成了大花貓,于是忍不住一起大笑,那笑聲,似乎顫動了半個村莊。所以說,一個又一個村莊,就像上帝信手撒下的一顆顆谷粒,谷粒伴之以晶瑩的雨露和溫厚的泥土,怎不生根發(fā)芽、落地開花?
鄉(xiāng)村的線條,或是隨手一點,或是精心勾畫,不一而足。
直線的田埂猶如網(wǎng)繩,一條條一線線分割著田野,無論是平整的田地,還是山洼的坡地,都被切割得如此分明和坦蕩。田埂的長短、修整的程度、侍弄的好壞都是能否豐收的標識,農(nóng)人豈敢不盡心校正?直線的扁擔猶如秤桿,把鄉(xiāng)村的四季量在肩上,一根扁擔,把父輩們挺直的脊梁壓成一張弓的形狀,即便在農(nóng)閑時把扁擔立在墻角,心里仍放不下肩上的重擔。
如果說鄉(xiāng)村直線是流暢的美,那么鄉(xiāng)村曲線就是婉轉的美。炊煙在無風的時候,它是直線的,直沖云霄。有風的時候,炊煙就旁逸斜出,從瓦縫中繞出來,從屋頂上繞出來,從樹梢上繞出來,從電線桿上繞出來……散的是形,不散的是神。再看那山腰的梯田,一溝溝,一坡坡,一彎彎,一層層,由山腳往上,又豈是我們目力所及?村人們挑了擔子,荷著鋤頭,扛上犁鏵,在線條之間跳舞,淡定而知足。彎彎的鄉(xiāng)間小路,應該是鄉(xiāng)村的經(jīng)脈吧!跟著它,七彎八拐,隨便走到哪里,也能找到家。
鄉(xiāng)村的線條是靜止的,也是運動的。一會兒是點,一會兒是線,一會兒是方,一會兒是圓。方格木窗,是畫,更是詩。“窗含西嶺千秋雪”,不是畫嗎?“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不是詩嗎?圓圓的池塘圓了男女老少的夢:戲水的戲水,浣洗的浣洗,說笑的說笑……
鄉(xiāng)村的雨后彩虹,半圓弧線劃得十分妖嬈,經(jīng)常與我們不期而遇。在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外衣的裝扮下,顯得尤為動人,這是經(jīng)歷了風雨后的美麗,更是懂得了生命意義的美麗。天上的彩虹又像地上的拱橋,遠離故土的人如若看見,定會生起思鄉(xiāng)之情,于是陡增鄉(xiāng)愁。
鄉(xiāng)村的線條不單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看那瓜果,長長的是冬瓜、絲瓜,短短的是甜瓜、茄子,扁扁的是扁豆、刀豆,圓圓的是南瓜、番茄……看那一張張精致的蜘蛛網(wǎng),奇妙無比,放射狀,似雷達,雖細若游絲,卻可以承托鉆石的重量。蚊子一旦經(jīng)不起誘惑,那就只好“自投羅網(wǎng)”了,這恐怕就是自然的社會法則,在賞心悅目的美麗面前千萬不可有貪念。
鄉(xiāng)村,是點與點的相連、線與線的相牽、圓與園的相依,剪不斷,理還亂。走出鄉(xiāng)村的人,都由一根根、一股股的線牽著——游子在這頭,密密縫的針線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