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合規(guī),夯則強行”,誠然。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下,我越來越有種感觸,那就是——自己在時代的洪流中,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推著在高速公路上疾馳。規(guī)章制度、業(yè)務規(guī)范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軌道、護欄、警示標示,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約束我在正常的軌道上安全、快速地行駛,奔向未來。
一路上,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在匆匆行駛,他們有的穩(wěn)妥、有的靈活,帶著自己的風格,遵守同一種規(guī)則;但還有另少數人,他們身負傷痕、帶著枷鎖、被迫停在了某個角落,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遠行。我有時在想,讓那些人被迫停下的路段怎就那么“兇險”?真的全是路段本身的“安全措施”不夠嗎?我看未必,因為在所謂的“安全區(qū)”一樣有不幸發(fā)生,在所謂的“高危區(qū)”,除了極少數人栽了跟頭,其他人都安全通過了。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限制案件發(fā)生的關鍵不在于路,而在于人本身,在于人對自我的控制。
著名奧地利作家弗蘭茲•卡夫卡曾在他的作品《變形記》中這樣描述:女主角美狄亞哀嘆:“一股奇妙的力量牽引著我向前,情欲及理性各自朝不同方向拉扯著我。我很清楚哪一條路是正確的,心理也很認同,但我卻踏上錯誤的路。”
這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大師對人性的經典解讀。人,是存在于激情與理性之中的矛盾體,這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早已有了充分論證。激情源于欲望、本能,可以激發(fā)人無限潛力,但太易放縱,就像一頭大象,強大而富有野性;而理性則趨于真善美,可以指引人開啟智慧源泉,但有時他很脆弱,就像騎象人,地位崇高但力量不足,關鍵時刻很難起到懸崖勒象的效果,于是就有了之前的哀嘆,就有了無力挽回的痛苦和悔恨。
所以,如不能正確平衡內心中激情與理性的關系,不論我們在哪個崗位工作,規(guī)章制度有多嚴,或許不幸也最終不可避免。因此,為了不重蹈前人的覆轍,于每個人自身而言,找到內心的平衡十分必要。
內心的平衡要如何尋找?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通過長期看書,向大師、先賢借取智慧;通過梳理與思考的循環(huán)反復,終于,我找到了三個有效方法。
一、讓自我獲得更多的幸福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現代積極心理學先鋒派領袖之一,坦普爾頓獎獲得者,喬納森•海特,在其著作《象與騎象人》一書中寫道,人追求幸福的具體目標共有四種,分別是工作及成就、人際關系及親密關系、宗教及精神生活、對社會貢獻及留給社會的遺產。不論追求何種目標都是有好處的,但并不一定會有同等的幸福,平均而言,全心全意追求成就及財富的人所能享受到的幸福,比不上追求其他目標的人。
根據人的特點,一個高目標達成之后,幸福感僅存在幾秒鐘到幾天不等,之后更多的是“接下來要做什么?”的疑問,這時喪失目標后的失落、空虛與迷茫等負面情緒會接踵而來。當成功降臨時,我們僅感受到了一點點短暫的幸福,久而久之我們會不自禁貶低自己的成就,認為自己的努力不值一提。嚴重時會對自我產生否定、感覺生活枯燥乏味,在負能量的惡性循環(huán)中一步步邁向深淵。故, 莎士比亞說:“成功之時,一切已結束”。
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我們可以嘗試,將自己的追求不僅僅局限于工作成就和財富增長,還可以將精力分配在建立美滿的家庭關系、豐富精神世界、以及貢獻社會的快樂上,這樣有助于我們感到更加愉悅、滿足,讓自己持續(xù)保持年輕、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二、放下執(zhí)念,雨過天晴
2017年5月17日晚7點,建行常德市分行組織觀看了安全警示教育片《不可逾越的底線》,其中就有一個經典案例——浙江紹興陳慧君金融詐騙案。因為一句迷信的“貴人”,居然讓這位能力出眾的美女行長淪落到了參與詐騙集資的犯罪活動。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直到最后陳慧君站在法庭面臨審判時,她還堅持認為主謀曹兵遠,是比她親哥還親的人。雖然陳慧君參與犯罪的誘因是“封建迷信”,但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其實是一個人偏頗的執(zhí)念,因為執(zhí)念“不正”,致使這位女行長的精神世界崩潰,最后導致了各種荒謬的所作所為。
佛曰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其實是在告訴我們,舍棄執(zhí)念,可獲大自在。不論事情大小,當一個執(zhí)念逐漸讓我們沖昏頭腦時,不妨靜下來,想一想 ,體悟"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智慧。
三、心存敬畏,傳承美德
當代社會越來越發(fā)達,由于對效率的不斷追求,相較以往,人們變得更注重“如何解決眼下問題”,而在傳統美德的傳承方面,減少了應有的思考和行動。“結果導向”和“能力唯上”的思維模式,逐漸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對規(guī)章、規(guī)范應有的敬畏,這些都是我國現代化發(fā)展不夠協調的具體體現。社會因多元化導致了“道德觀”的不一致,從而在社會層面形成行為失范,在缺乏 “群體共同語言”的社群中,每個人因“個性”被彼此分離,所以現代人較過去更加煩惱、寡言、孤獨和不被理解,于個人而言體現最多的就是“缺乏歸屬感”。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在“任務高壓”下,現代人越來越愛打“擦邊球”,所以即便當前違規(guī)成本越來越高,但 “河邊濕鞋”事件依然屢禁不鮮。
古語云: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在工作高壓的發(fā)展現狀下,多重視發(fā)揚傳統美德,多加強個人對規(guī)章制度的理解和尊重,能有效填補心中那份“歸屬感和敬畏感”的缺失。若長期踐行,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行為規(guī)范”將于每個身上得到升華,使冰冷的規(guī)章化成充滿人性魅力的風景。(三閭橋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