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xiāng),而我的故鄉(xiāng)卻在夢里。
三十年前,株洲的湘江上還沒有橋,河東是城市,河西是農村。我家住河西,我是個地道的農村人。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跟著大人坐船過河,進城玩耍。每次游完歸來,心中都會有一種深深落差:為什么我生在這邊?而不是生在城里!從那時起,我人生的夢想就是要進城,過城里人的生活。
我家屬于株洲郊區(qū)園藝場,這里以種植水稻、蔬菜和水果為主,同時還有少量的畜牧養(yǎng)殖,是株洲市區(qū)的糧食供應基地。上中學開始,我就要幫家里干些輕便的活了。放下書包,就要鋤園翻土,挑水澆菜,“雙搶”季節(jié),還要插秧、耘田、割禾、打谷。尤其是割禾,我現(xiàn)在手上還留有當年的鐮刀傷痕。
身上的每一處傷痕,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那年我13歲,記得那天一大清早就和三姐一起出門下地了,滿田的稻株,微風過處,送來縷縷稻香。我望了一眼遠方的天臺山,吸了一口新鮮空氣,開始干活。我家田多,須要收割的稻子也多,我想快點完成,于是動作越來越快。突然,鐮刀碰到了一根堅硬的粑子草,往上一滑,直接鋸進了我的無名指,頓時鮮血直流。旁邊的三姐馬上放下手中的鐮刀,過來給我進行了簡單的包扎,然后她要我回家休息。我看了看三姐那瘦弱的身體,心中不忍,坐在田埂上休息了一會兒,便又拿起鐮刀繼續(xù)收割。臨近太陽落山,終于將所有的稻子收割完畢。坐下的一瞬間,雖然十分疲憊,我的心中還是充滿了豐收的喜悅,也感受到了稻谷的芳香。感謝這段磨練,我對生活的許多耐心,就是從這片稻田里培養(yǎng)出來的。
18歲那年,我參加高考,成功“跳農門”,實現(xiàn)了人生的第一個夢想。戶口農轉非,變成了一個“城里人”,成為了全村人羨慕和學習的榜樣。后來網絡上流行一篇文章《我奮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大概記錄的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奮斗經歷和心路歷程。
人有時候很怪,在城里呆久了,就會思念家鄉(xiāng),思念兒時的伙伴,回憶當年一起在池塘游泳,一起在小溪流抓魚的快樂時光,家鄉(xiāng)的小橋流水、一草一木,都能勾起許多美好的回憶,這也許就是一種濃濃的鄉(xiāng)愁吧!這些年,每當我返回家鄉(xiāng),總會到曾經勞動過的田間拍幾張照片。尤其是在夏日,看樹影婆娑、風吹稻浪,心中竟有說不出的惆悵。
如今,橫跨湘江已經建起了六座大橋,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河西已經不再是往日的農村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嶄新的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出現(xiàn)在這片土地。我的家鄉(xiāng)也隨著推土機的開進,而徹底改變了面貌。門前的天臺山被推掉了,兒時曾經游泳的池塘填平了,小石橋拆掉了,小溪流消失了,隨著村口的最后一課大樟樹被移走,故鄉(xiāng)的印記就完全被抹去了。現(xiàn)在全村大半范圍變成了湖南工業(yè)大學的校園,而我家老房子的位置,如今已經修成了一條雙向六車道的寬闊馬路。每次開車經過這里,心中總會默默地念叨:這就是我曾經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