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桐城,是在高中課本中,姚鼐文章《登泰山記》。這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膾炙人口的佳作,文章冠京華,乃知文壇上有“桐城”派之說。
初聞桐城,是在央視春晚的屏幕上。“我家兩堵墻,前后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一首悅耳輕快的歌曲《六尺巷》傳唱大江南北,溫潤了多少人的心靈。
再識桐城,是在庚子年中秋期間,慕名到文都,想浸染一下“文風(fēng)”,洗洗自己的“俗氣”。
踏進這座小城,頓覺有一股大家之風(fēng)迎面而來,有時讓我不知所措。
走在馬路的人行道上,我習(xí)慣性地讓車子先走。但桐城的司機們卻讓我先走,讓見慣了車子呼嘯而過的我頓覺受寵若驚。
開車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有輛車子主動停下來對我說,這條路是單行線,請轉(zhuǎn)彎。讓我對桐城人的好感油然而生。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桐城,不愧為禮儀之邦。
在桐城,名揚遐邇的地方,不得不說“六尺巷”。這也是我們極感興趣的地方之一。
六尺巷景區(qū)位于桐城西后街。高大的徽式漢白玉牌坊立于景區(qū)入口,鐫刻著“懿德流芳”四個大字。穿過牌坊,繞過照壁,一塊太湖石刻著張英那首令人耳熟能詳?shù)拿姡劽谶兊牧呦锞驮谇胺健?/p>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清代名臣張英勸告家人的這首詩,其背后的故事更是廣為傳唱。
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xué)士、禮部尚書張英老家的府邸與當(dāng)?shù)馗粦魠羌覟猷彙羌乙獢U建新房,擠占兩家中間的宅基地,張家人不肯相讓。雙方爭執(zhí)不下,便將官司打到了官府,張家人更是修書一封給張英,期待這位京城高官幫家里說句話。孰料張英卻回詩一首與家人,委婉勸解。于是乎,張家主動讓出三尺地,吳家受到觸動亦退讓三尺。一條六尺寬的巷子成為鄰里相爭、握手言和的明證,更成就了一段禮讓為美的佳話。
踩在巷子里的鵝卵石上,不免硌腳。微風(fēng)拂過,巷子上空的樟樹葉嘩嘩作響,仿佛在訴說往昔的故事。遙想當(dāng)年,張吳兩家巷中并排走過,這是怎么一幅動人的場景?美學(xué)大師朱光潛、哲學(xué)大家方東美、外交家黃鎮(zhèn)等名人,是否曾經(jīng)觸摸過巷子兩側(cè)斑駁的磚墻?那些從小城中走出的一位位學(xué)者巨擘,是否沐浴過巷中拂面的春風(fēng)?
走出小巷,六尺巷的另一頭同樣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鐫刻著兩個陰文行楷大字——禮讓。如今,張吳兩家富麗堂皇的府址早已成為陳跡,六尺巷在一片普通的民宅中也顯得平淡無奇,令人頓生“舊時王謝”的滄桑之感。
六尺巷,它不寬,也不長,但它卻承載著桐城“大度做人、克己做事”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了文都禮讓為先、修身為本的歷史文化。
六尺巷,是一把人生的尺子,值得我們經(jīng)常拿出來量一量;更是一種人生修養(yǎng)境地的隱喻,值得我們經(jīng)常去走一走。常走六尺巷,修行正己,就會走出人生天地寬,走出人生的高天白云,走出無愧后人的歷史評說。
六尺巷,不僅是一段放松腿腳之旅,也是一段凈化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