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及互聯(lián)網(wǎng)飛速發(fā)展,一方面給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一方面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大數(shù)據(jù)殺熟、人臉識別等敏感個人信息的濫用問題也日漸凸顯。為了切實保障個人信息主體的合法權益,《個人信息保護法》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對個人信息的定義、處理、保護、舉證、處罰等方方面面做出了規(guī)定,明確了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濫用人臉識別技術等。保護個人信息權益能夠促進個人信息的合理利用,使它服務于社會治理和經濟建設,促進網(wǎng)絡經濟健康發(fā)展。那么不法分子是通過什么方式層層滲透,一步步給消費者下套的呢?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個發(fā)生在身邊的小案例。
某日下午,民生銀行潤州支行理財經理小陸在接待理財客戶胡阿姨時,發(fā)生了一件客戶信息險些被盜用的風險事件,幫助客戶挽回了可能導致的經濟損失。當日,客戶胡阿姨來到網(wǎng)點找理財經理小陸,稱自己需要急用錢,要贖回已經起息的理財產品。小陸向胡阿姨解釋根據(jù)這筆理財?shù)慕灰滓?guī)則,資金需要到期后方可轉出。但見胡阿姨非常著急,小陸追問其用途,胡阿姨說馬上要出去游玩,需要一些資金。并稱自己收到了一條中獎信息:“恭喜您獲得節(jié)目抽獎雙人旅游獎勵。點擊以下鏈接驗證您的身份及銀行卡信息進行實名后即可激活您的獎勵。”小陸立馬意識到這是通過收集客戶信息及銀行卡信息來實施詐騙的行為。所幸,因網(wǎng)絡問題,胡阿姨尚未成功點擊打開鏈接。小陸告知胡阿姨,“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餡餅”,如果胡阿姨將自己的身份信息及銀行卡、驗證碼等信息告知他人,后果將不堪設想。胡阿姨這時才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施行,標志著我們的個人信息有了一把安全鎖,也表明網(wǎng)絡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越來越受社會關注,以上案例表明,網(wǎng)絡安全關系到大家切身利益。那么,廣大的金融消費者該如何有效的保護個人信息呢?民生銀行鎮(zhèn)江支行提示您:
1、處理個人信息要格外細心。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不經意間就會暴露個人信息,對此,我們要有高度的防范意識,不隨意丟棄與個人信息相關的物品,如快遞單、交易憑條等,同時不要在來路不明的網(wǎng)址、APP、軟件、小程序內輸入個人信息,不要向陌生人發(fā)送手機驗證碼,紙質文件通過碎紙機等工具及時銷毀。
2、信息泄露是不法分子進行網(wǎng)絡詐騙的切入口,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同時需提高警惕性,遠離偽裝成“天上掉餡餅”的誘惑、不輕易相信來路不明的釣魚網(wǎng)站鏈接,牢記辦理金融事項前,要向正規(guī)機構咨詢確認。
3、使用手機軟件時謹慎授權。我們在下載手機軟件并登陸時,一般都會彈出要求開通相關權限的頁面,不少朋友們沒有仔細查看這些“授權”通知的內容,直接點擊了“允許”或“確定”,這給一些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APP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在授權APP相關權限時,一定要仔細查看通知的內容,對于使用該軟件沒有必要的權限要進行關閉。
民生銀行鎮(zhèn)江支行作為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將不斷加強和規(guī)范個人信息保護管理,切實保障個人信息主體的合法權益,普及個人信息安全知識,提升公眾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同時也將不斷完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體系,為老百姓提供更安全、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